强化统筹 综合施治 推动政治监督落深落细落实


来源:吉林省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1-02-07 阅读次数:1462
X
分享到 - 微信



    省纪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工作报告强调,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立足专责监督机关职能定位,深化“1133”工作思路,持续强化政治监督,在贯彻落实党中央战略部署和省委决策部署中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找准方向、突出重点、健全机制、细化举措,做到“五个坚持”,不断提升政治监督工作质效。

    坚持政治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强化政治监督,必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紧紧围绕党中央正在关心什么、正在强调什么开展监督,找准工作方向、凿实重点任务,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到行动上,而不是停留在一般原则要求上或口头上、口号上。当前,要紧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实施“十四五”规划和落实省委部署,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决策、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等重点任务、解决好“三农”问题等重要要求,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督促推动各级党组织自觉同党中央精神对表对标,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要求一贯到底、落到实处;持续肃清孙政才和苏荣、王珉流毒影响,不断净化政治生态;加强市、县、乡换届风气监督,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和“十四五”开局起步提供坚强保障。
    坚持问题导向。政治监督不能大而化之,而需明确问题指向、实施靶向治疗,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政治监督的必要性、重要性,自觉接受监督。去年,省纪委监委围绕落实“1133”工作思路、推动政治监督常态化具体化组织开展集中调研,发现一些地方存在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具体要求不够坚决有力,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不够到位,“四风”问题隐形变异,“圈子文化”、面子文化、好人主义一定程度存在,民生领域腐败问题易发多发,国有资产监管失位缺位等突出问题。对此,要引起高度重视,结合实际采取针对性措施,深入开展专项整治,督促各级党组织不断压紧压实“两个责任”,健全完善制度,强化规范制约。
    坚持抓在经常。要把握好政治监督与日常监督的关系。纪委监委的监督本质上都是政治监督,政治监督凸显监督的政治性、方向性,日常监督强调监督的基础性、长期性。实践中,要把政治监督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做到监督常在、形成常态。开展常态化政治生态调研,系统梳理党风、政风、社风、民风等各方面情况,摸清“树木”和“森林”的真实状况。强化问题线索处置,从反映的具体问题出发,发掘背后存在的深层次政治问题,切忌就事论事、不见政治。用好谈话函询,紧盯“关键少数”、关键岗位,对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监督对象早打招呼早提醒,防止小错酿成大错。做好省纪委监委监督工作信息管理系统数据收集和信息录入工作,分层级、分领域、分阶段确定监督重点,力戒“一刀切”“一般粗”。
    坚持贯通协同。整合力量手段,加强协作配合,发挥各自优势,推动“四个监督”密切配合、接续接力,实现政治监督无缝衔接、闭环运行。按照“4+2+Z”联动模式要求,找准各部门“坐标系”,强化工作统筹和有序衔接。用好“1+1”机制,贯通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形成信息互通、力量互补、成果共享、统分结合、贯通协同的工作格局。用好“1+N”机制,加强派出机关的领导指导,强化派驻机构工作统筹,完善“室”“组”协作配合,细化工作调度、工作报告、信息通报、线索处置、办案工作等方面制度,释放派驻监督效能。用好“1+X”机制,巡前突出信息情况沟通,用好已有监督成果,巡中突出监督手段支持,加强对问题的全方位了解,巡后突出整改日常监督,综合用好巡视巡察成果,形成有序衔接、互为补充、协调一致的监督链条。
    坚持正向激励。既坚持严的主基调,又强化正向激励,把管党治党的政治要求与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积极性统一起来。认真落实省纪委监委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指导意见和严肃规范精准慎重问责指导意见,准确把握纪检监察证据标准,健全案件质量评查机制,推进被问责和受处分干部跟踪回访工作常态化、精准化、规范化。严格执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督促落实党员权利保障措施,依规依纪依法保障党员和公职人员申诉权,做好失实检举控告澄清工作,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辩证把握严管和厚爱、约束和激励的关系,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对明知故犯和无心之过、肆意违规和改革失误、蓄意谋私和因公差错等区别对待、恰当处理,做到早发现早提醒、真容错敢纠错、讲政策给出路,促进干部从“有错”向“有为”转变。




版权所有:中共伊通满族自治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伊通满族自治县监察委员会

技术支持:吉林省响铃公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吉ICP备20004056号-1